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他山之石
海宁市高效节水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7日   浏览次数: 

分布在大街小巷的公共供水管网密密麻麻、纵横交错,它们的产销差是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过去一年,海宁市公共供水管网产销差率为5.93%,远低于行业标准,在嘉兴地区位居榜首。

产销差,简单来说,是制水厂向供水管网输送的经计量总水量与总销售水量之间的差值。公共供水管网产销差行业标准‌为8%以内。这种管网漏损是供水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降低漏损率?早在2010年,海宁市就完成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实现城市与镇村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近年来,更是借助数字化改革东风,通过智慧水务建设深化DMA分区域计量工作。

DMA分区域计量就是说,将供水管网划分成若干个可以独立计量的区域,通过在这些区域内安装流量计、超声波水表、压力计等设备,实时监测各分区的流量、压力等数据。这种管理方式,如同为供水管网安装了“智慧大脑”,能够实时查询已报告或未报告的泄露水量,缩小漏损点范围,优化检漏程序,从而大幅降低漏损率,提高供水效益。

同时,海宁市采取了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比如,提升改造老旧管网,加强夜间小流量分析,分区域分时段科学调节供水管网压力,运用移动式管网在线漏点监测仪,加大供水巡检查漏力度,利用智慧管网系统实时预警以提高抢修及时率。‌这些举措成效显著,2023年全市公共供水管网产销差率6.88%,2024年全市公共供水管网产销差率5.93%。

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是海宁市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宁市围绕水资源管理和节水方面相关工作不断创新,从多方面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水平。

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2023年海宁市正式投运位于马桥经编园区的水资源循环利用项目。该项目专门收集并集中处理马桥经编园区及丁桥钱江园区内12家染整企业的生产污水,再统一输送至丁桥污水厂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的尾水通过中水回用管网输送至各需求企业,实现中水回用,预计回用率可达50%及以上。目前,已有9家印染企业正式接入废水集中处理管网,中水回用日处理量达2.5万吨,为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树立了典范。

下一步,海宁市将继续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牢牢把握“三条红线”,全面、有序、长效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来源:浙江水利网站、海宁市水利局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