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县区水利
在湖州遇见幸福河湖 | 南浔区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 打造幸福繁华新江南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1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湖州水利

南浔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著名作家徐迟曾以66个“水晶晶”赞美自己的家乡,拥有大运河和桑基鱼塘两大世界级文化遗产,水面率高达13.46%,超全省平均两倍,如何把水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路径优势,一直是南浔区高度关注的战略方向。特别是近年来,南浔区坚持把“重塑水晶晶南浔,建设幸福繁华新江南”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幸福河湖建设精神的重要举措,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省水利厅关于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实施路径,全力打造“江南平原幸福水乡”的南浔样板。

一、坚定信心,凸显基础优势

一是党委重视、河湖建设氛围更加浓厚 

省级总河长会议后,南浔区第一时间召开区委扩大会议学习传达,第一时间邀请省级专家来南浔做专题培训,第一时间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的领导小组,发布“南浔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行动计划”,着力高位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公众护水平台活跃度超30%;五夺“五水共治大禹鼎”,2021-2022连夺银鼎;2021年水利考核全省第一。幸福河湖靠民利民惠民厚植群众。

二是以水兴业、河湖发展底色更加凸显 

投资42.3亿余元连续开展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百漾千河”综合治理、杭嘉湖北排通道后续工程(南浔段)等项目,已经提前达到幸福河湖建设标准,实现防洪保安全达标、水美乡镇全覆盖、生态水量全保障。依托丰富的河湖资源,产业融合发展如火如荼,形成涉水文旅、体育、农业三大产业链,复兴文旅、开元森泊、正大水产、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等头部企业纷纷进驻河湖之滨;成功举办古镇桨板赛等多项全国性体旅赛事活动;南浔古镇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景区,今年接待游客已破千万。

三是攻坚克难、河湖管理机制迭代升级 

坚持标准引导,积极响应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号召,2020年在全国率先发布平原区幸福河湖建设规范、评价规范、管护规范三部标准和《河湖幸福指数蓝皮书》,获全省地方水利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坚持规划引领,2022年开展《规划》编制并批复,2023年高质量完成修编。坚持数字引航,开发幸福河湖指标一张图、南浔河道保洁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引航河湖管护。

二、秉承匠心,明晰建设思路

一是强化谋划设计,构建总体格局 

确立“一极三核揽古韵·三带十片靓水乡”的规划布局。按照融合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南浔古镇为中心极,引领打造“练市、双林、菱湖”三大核心古镇,塑造古朴頔塘活力带、耕读练溪产业带、千年运河文化带,辐射发展十大特色样板区。以重塑“水晶晶”南浔,建设幸福繁华新江南为规划愿景,开展六大行动,规划至2035年总投资263.6亿元。

二是实现两大目标,彰显水利品牌 

通过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推动“母亲河”保护开发大提升和“农村水系”治理大提升。依托母亲河頔塘,建成了城市阳台、未来社区,目前正在建设国际运河文化中心和商业水街等项目,2024年底将实现焕发“古今辉映·活力頔塘”的新生机。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为切入点,治理河长65.25公里,实现15分钟亲水圈全覆盖,建成各类产业基地和亲水节点近30个,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实现大提升。

三是打造示范场景,助力乡村振兴 

以南浔古镇为江南封面引领,形成“1+3+N”水乡古镇综合体发展模式,实现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打造“古镇+”场景。结合长三角亲子乐园“1310”工程,串联三条水乡精品旅游线,引导风味美食、露营民宿、水上运动、文化演绎等业态拥河发展。如近年来通过百漾千河工程建设,对双林镇华侨村河漾进行清淤、生态护岸、补植绿化、打通断头河、健康步道、及桥、亭、廊等的设施配套建设,呈现出岸绿水清、灯火通明的新面貌。成了群众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同时引进河边咖啡馆、民宿、酒坊等业态,带动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全面加强。

三、突出核心,凝聚改革力量

一是加强试点建设,创新体制机制 

持续深化两省四县跨界河湖协同共治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实现跨界水域治理由“县市单打”向“流域抱团”转变。根据水域指标化改革试点,出台南浔区水域指标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探索“整合资源、区域调剂、保障重点”的破题路径,实现重点项目落地保障和水域资源可持续的平衡;发行水利建设项目专项债券,积极探索EOD、WOD等融资模式,实现水域指标化管理模式和多元化融资体系。

二是加强技术指导,打造特色模式 

依托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共建南浔创新研究院,研发并推广水生态深度修复、数字孪生装备等高新技术,为河湖保护增加科技成色打造校地合作科技治水模式。依托水旅感知系统和AI人脸识别技术,开发笑脸指数模型,感知沿河居民、住客、创客、游客的获得感,实现幸福河湖评价指数再升级,打造幸福河湖指数2.0模式。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浓厚护水氛围 

坚持“治水为民”理念,变“政府治水”为“全民治水、护水”,构建“全民联动共治”大格局。推广“今日南浔公众护水平台”应用,以“绿水币”积分激励公众参与河湖管理,补齐“行政河长”履职短板,全区注册人数达2.61万,民间河长累计巡河1.8万余次,大大提升了河湖面貌。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Copyright Right©2008-2013 Pow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