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64328/2021-00134 | 发文时间: | 2021-11-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水利局 |
一、2020年工作情况
一年来,全市水利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方针,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要求,在省水利厅的正确指导下,着力开展“大胆当、大作为、大争先”行动,统筹抓好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治理、水行业管理等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水利投资实现逆势增长。坚决克服疫情和长梅雨影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水利投资在一季度短暂低潮后强势翻红,全年完成36.5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31.4亿元)的115%,同比增长35%,水利管理业投资增幅达到11%。抢抓拉投资稳增长的战略机遇,争取省级以上补助资金6亿元,同比增长40%,争取政府专项债10.5亿元。
(二)梅雨防汛取得重要胜利。面对梅雨期历史第一长、梅雨量历史第二大、太湖水位历史第三高的罕见梅雨汛情,组织全市水利系统投身防汛,通过密切监测、科学研判、精准调度,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总目标,使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太湖发生超标准洪水的紧要关头,精准调控苕溪和东部平原水位,实现“上游不淹村、下游不倒堤”,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
(三)项目推进实现较大突破。“二轮治太”四大工程全面建成,太嘉河、环湖河道两项工程率先竣工验收,是全省最先竣工验收的“国家172项目”。新一轮重大水利项目加快推进,太嘉河后续、苕溪清水入湖后续(新区段)、安吉两库引水加快建设,苕溪清水入湖后续(市本级和三县段)获可研批复,杭嘉湖北排通道后续、南太湖新区启动区防洪排涝即将获项目建议书批复。备受关注的环湖大堤浙江段后续工程于2020年12月23日顺利开工,太湖流域管理局吴局长、省水利厅马厅长致辞。
(三)民生实事赢得群众口碑。提前超额完成农饮水达标提标三年任务,累计改善75.4万农村居民饮用水条件,基本实现城乡同质饮水,成为环太湖地区供水水质最好的地市之一。去年8月底“全省农饮水清盘验收推进会”在我市召开。美丽河湖建设领跑全国,共建成省级美丽河湖12条,德清蠡山漾第一个通过全国示范河湖验收,南浔在全国率先出台幸福河建设标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超额完成,率先“三类坝”、存量安全鉴定“双清零”。
(四)行业监管形成湖州模式。全年暗访比例提升到50%以上,累计监督检查项目763个,通报整改问题1381个,真正形成了“强监管”态势。探索建立的“一单、一报、一环”的湖州水利“强监管”模式,得到水利部监督司充分肯定,被中国水利报头版头条和省水利厅参阅件刊登,做法在全国推广。水资源监管成效显著,国家级节水型社会有望全覆盖。水域监管持续加强,全面肃清49个“四乱”问题。工程质量明显提高,全市的质量检测合格率、问题整改率同比大幅提升。
(五)水利改革争当示范标杆。农业水价改革在全省率先全域验收,南浔区在全国率先完成验收,出台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政策。水利数字化转型入选全省唯一全域试点,圆满完成水管理平台建设任务,吴兴获得全省数字化转型最高奖“观星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示范,安吉、长兴成为全省样板县。“最多跑一次”改革、涉水审批承诺制改革、水利工程“三化”改革持续扩面深化,继续在全省领先领跑。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启动之年。水利系统将在省水利厅的正确指导下,继续努力拼搏、奋勇争先,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抓项目、扩投资。继续加快太嘉河后续、苕溪清水入湖后续(南太湖新区段)、安吉两库引水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统筹抓好面上圩区整治、水系治理等项目,确保完成年度各项投资任务。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前期攻坚,苕溪清水入湖后续(市本级和三县段)、环湖大堤后续、杭嘉湖地区北排通道后续完成初步设计批复,南太湖新区先行区防洪排涝工程完成可研批复。
(二)抓防汛、守底线。及时完成汛前各项准备,组织开展汛前检查与隐患整改,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全面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及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认真开展培训演练。突出抓好水旱灾害应对工作,做好与应急、气象等部门的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水利工程调度,进一步提升防洪减灾能力。梳理水利工程抢险专家库,组织防汛演练和培训。加快水文补短板“5+1”工程建设,加密水文站网,提升监测能力。健全完善山洪灾害预警和防御措施,做好预警转移。
(三)抓监管、保安全。推动强监管从“搭框架”向“出实效”转变,围绕三大领域、11项重点落实强监管,做到水利行业全覆盖。继续以安吉两库引水为重点,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检查,力争“零事故”“零死亡”。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深入开展小水库系统治理工程,严格落实水库管理“三个责任人”“三个重点环节”,开展新一轮病险水库安全度汛检查,加快病险隐患的排查整改,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四)抓实事、惠民生。强化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全面落实县级统管责任,切实加强水源保护,严格落实水质送检、自检制度。大力推行“城乡清洁供水”信息化系统,加大水费征缴力度,确保供水工程长效运行。建立健全小型水库山塘管护体制机制,明确资金保障,全域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努力打造“幸福河”湖州样板,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五)抓改革、促发展。深入推行水利工程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三化”管理改革,力争“三化”覆盖率走在全省前列。加快“水管理平台”的开发应用推广,确保平台好用、管用。大力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实现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全覆盖。重点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非常规水利用、节水标杆示范、节水装备制造等六大工程,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南方地区节水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