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
〔清〕姚文泰
日出烟销水道长,仰看凤尾化鼍梁。
何人附尾翔云表,东瞰姑胥南古杭。
水乡双林镇的万元、化成、万魁三桥是湖州的胜景之一。在同一条河上相距不到400米之间连建三桥,为江南仅有。三桥始建于明代以前,2005年3月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
万元桥明嘉靖年间曾遭倭寇破坏。清康熙年间构木梁,名福成桥。雍正八年(1730)砌石,改名万元桥。道光十四年(1834)重建,历时7年落成。桥高7米,长51米,阔3.5米。在三桥之中,此桥最为挺拔秀丽。石栏凿有狮子10对,形态多样。
桥上有四联:
源远流长,永固虹梁成利济;
地灵人杰,高鸾凤尾焕文明。
甲地云联,双水千秋资重镇;
台星鼎峙,三桥一气接长天。
苕水西来,山排万笏;
奎光东映,星耿元精。
积厚流光,万家余庆;
钟灵毓秀,元气常充。
化成桥,又名塘桥。元延祐年间,塘口化成庵一僧创建木梁,故以“化成”为名。明洪武初改砖,永乐年间易木,天顺年间重建,至嘉靖中始环以石。此后在明崇祯三年(1630)、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几经重修。《双林镇志》记载“桥畔向缆客船,多乘夜行,谓之夜航埠。桥上设立灯杆,烂然如昼,四方商贾望杆而集。”此桥以砌石重建算起,距今已430余年。桥高6.6 米,长46米,阔3.4米。
其中两联:
联双水之晴虹,中流自在;
起三桥之彩凤,夹道行空。
磐石沐恩波,水接双桥成鼎峙;
舆梁仍古制,化垂千载拟棠阴。
万魁桥,在禹王庙北,最初为木桥,几经塌圮。直至清康熙元年(1662)才砌石,至八年(1669)竣工。康熙五十三年(1714)至五十七年(1718)重修。乾隆五十五年(1790)改建,五十八年(1793)与化成桥同时落成。桥高 6.8米,长51米,阔3.2米。
其中一联:
桥卧为虹,五色云霞开晓霁;
波平如镜,万年甲第耀奎文。
双林三桥的楹联除了常规的记录地理方位外,铭刻在石柱上的则是风景、哲理和追求。河将两岸隔断,桥却将两地连接起来,成为一种美德。而从这桥上跨越的,不仅仅是人类的脚印,更多的则是时间、历史、岁月以及一个又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
3996046-26793-42-县区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