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河长制办公室公布2024年度高品质水美乡村典型案例名单及典型案例集,湖州4个案例入选!今天介绍德清县三林村!
三林村位于德清县禹越镇西北部,村中田园错落有致,白鹭展翅竞翔,是典型的平原水乡,也是生态旅游业的优良基地。村中河道成网,鱼塘成片,不仅为三林村带来了鱼虾等水产资源,而且成为了村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三林村中拥有“游水乡村落、观万鸟浩瀚、摘四季水果、看花卉世界、赏丝绸文化”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村内传统产业和培新业态协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数字科技赋能乡村经济。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3A级旅游景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第六批优秀学习型村居、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
坚持系统治理,推进水美乡村建设。近年来,三林村依托小农水重点县、国家中小河流重点县、十字港水系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河湖库塘生态治理,对以万鸟园为核心的上南斗港、庙西港、冷会圩港、二东港、木鱼桥港等9条河道和庙前漾、白龙潭漾两处湖漾进行全域谋划、全面打造。累计整治河长13千米,清淤20万平方米、生态护岸10千米、河岸绿化5万平方米。结合沿线水文化遗存,打造出万鸟园景区小桥流水、白墙黛瓦、白鹭栖息的水乡图景,同时按照AA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以“精致水乡 白鹭天堂”为旅游发展主题的田园综合体,形成以万鸟园等为核心的白鹭漾湿地休闲农业片,以白龙潭等为核心的白龙潭桑果观光农业片,以尚书故里和美丽牧场等为核心的白莲塘渔牧生态农业片。2018年获批国家AAA级景区,2019年万鸟园—上南斗港水系获评省级美丽河湖。
深化共建共享,激发乡村创新活力。三林村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之美厚积发展之势,共建共享共商共赢,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人水和谐、农民幸福的水美乡村。深化校地合作,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开展村庄规划及景观设计,打造万鸟园样板工程,创建精致小村。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三林数字乡村研究院,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引进创客运营团队,高标准规划,科学引进工商业资本,建立“参股合作、共同开发”利益联结模式,成立“滋农乡旅”公司,引进创客团队10家,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共同经营万鸟园景区,做强水乡旅游产业,进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村民提供岗位50多个,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
坚持产村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三林村探索水域岸线开放共享和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围绕万鸟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村融合发展,形成渔桑生态循环农业、丝棉加工与电商销售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与文创产业“三足鼎立”的产业结构,建设“产城融合”型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长三角地区知名的乡村旅游观光休闲胜地。引入德清康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规模化的罗氏沼虾培育基地,不仅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还为周边养殖户提供虾苗、技术和售后服务。目前,已有10余家养殖户从事沼虾养殖,村民、养殖户新增收入300万元。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471.83万。
三林村依托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推动产业融合、产村融合,不断促进美丽建设成果向美丽经济转变。如今三林村游客络绎不绝,网红咖啡、亲子采摘、研学等项目发展红火,绿水经济转化成效日益显著。
来源:2024年度浙江省高品质水美乡村典型案例集、德清县水利局
3993279-26793-42-县区水利